• 1
  • 2
  • 3

2016-2017学年度第十一周国旗下讲话《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国旗下讲话

高二(16)班  毕波汤周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仲春四月,又是草熏风暖的时节,我们迎来了第21个世界读书日、第3个江苏全民阅读日。借助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契机,我想简要地谈谈我作为一个如中学子对阅读的看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难见到这样一种现状:伴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和娱乐生活进一步发展丰富,阅读的时间被挤压,在中学生群体中呈现出浅层次、碎片化、功利性的特点。浅层次,意味着阅读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思维和情感;碎片化,意味着阅读零散且连续性差,读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把控、全面感知;功利性,意味着同学们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取决于该材料作文中合不合用,会不会对我学科成绩的提升有所帮助,而非该材料我是否欣赏,是否文质兼美,值得阅读,是否有利于知识面的拓展或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这种局面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六大上着重提出的“全民阅读”的呼声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就显得犹为必要和迫切了。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首先应当对阅读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认识。阅读对于我们而言,不再仅仅只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一种积累知识拓宽眼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达成与作者情感上的交流融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共鸣;或是思维上的激荡与碰撞。我们从小到大读过很多书,它们的内容或许早已湮没在记忆的长河中,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收获到的情感体验和摸索出来的思考方式却不会消失,而是伴随着阅读的深入不断累积,最终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思维体系,内化为一个人健全的人格。其中的精神力量会从人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流露出来。也就是说,阅读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功利性的“不会作诗也会吟”,而是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为成才,而为成人。

那么,面对课业繁重、时间紧缺的严峻形势,学会深层次阅读、批判性阅读,掌握在阅读时拓宽思路,活跃思维的方法十分重要。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大家分享一些小窍门,聊供参考。

首先第一点,学会联想。读书固当以书为本,却也不可照单全收,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小说,联想个人经历或与从前读过的类似情节相比照;读论述类文字,联想当代生活实际辩证地看待作者的观点,甚至在文中批注,与之论辩。凡存疑处,不仅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大胆质疑,更要积极思考,努力通过各种途径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类联想。还有一种联想,是指在读书过程中透过纷繁复杂的语言表达形式透析其思想本质,并在古今中外的书籍中寻找与之相通的印证。如通读一部《红与黑》,我们可以收获到“君子慎其独也”的中国古训;金庸先生所著《鹿鼎记》与莫泊桑的传世名著《漂亮朋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共同致力于在雅俗之间架起桥梁。

这样的联想不仅能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唤起对已读过的书籍的记忆,更重要地是使自己对于书籍的理解更为深入,思维更加活跃而缜密。

其次,学会精读泛读相结合。这是一句很老套的话,从小到大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可我今天仍要不嫌麻烦地再啰嗦一次,是因为很多同学都还没有做到。在阅读中一味追求快节奏已成为一种潮流,一目十行不再是某些天才的专利而成为大众追逐的目标。这就导致了精读的缺失。可事实上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碰到使自己“意夺神骇、骨折心惊”的片段,实在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幸福。既然如此,何不慢下来,在笔记本上摘录下这一段有缘的文字,用自己的笔触细细的描摹下那一瞬的感动与惊艳。一段小小的书评并不会耗费许多时间,反倒能长久地留住那些珍贵的灵感,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一些看法和经验,希望大家能有所启发和感悟,在这一个4.23日到来之际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再拔高一个台阶。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

[打印文章]
智慧·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