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工作计划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目标,贯彻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教科研目标任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以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教师素养及其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中心,以高效课堂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全面提升师生核心素养,促进教育教学和谐发展,创建“生态型、人文性、数字化”学校教育品牌。

二、工作目标

1、科研课题方面:做好在研的规划课题的科研活动组织工作、结题工作。做好“十三五”期间课题申报立项的规划工作,积极探索在“核心素养”教育框架下的教师素养提升的新路径。积极申报并努力争取立项省部级重点课题1项以上,立项课题3项以上;市、县级课题10项以上;力争人人能独立承担或参与县级微型课题。

2、教科研活动方面:20174月份以“核心素养教育的课堂策略”为主题组织一次“教科论坛”活动;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对教师发表论文的收集,编印新的一期教师论文集,作为校庆献礼。

3、文学社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组织好全国百佳文学社团——绿岸文学社的各项活动。编辑5期《绿岸报》(210期至213期);调动绿岸报社成员的积极性,加强绿岸文学社社团活动的质量,加强与教学处、政教处的协调,突显绿岸文学社社员活动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各类评选中的比重。本着科研立足于实践的原则,为绿岸文学社社员举办两至三期写作指导讲座。

4、教师研修方面:好教育需要好教师,名校首先体现为名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和实施方案,突出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从使用到建构的教学资源的创造能力、从教法到学法的工作立场的转变能立、从独教到合教的合作方式的适应能力等素养的转变。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大力开展多边合作与交流,在与周边高校、著名期刊等合作科研等教师发展培养重大举措方面有所突破。

三、工作思路

(一)科研课题方面

1、做好省市县课题研究、县校级微型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四级教科研机制”的引领和组织功能,用课题带动教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课题研究要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课题研究采取分阶段进行,分级要求,并以制度作保证进行考核奖励。省市级课题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教研组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教科员和备课组长积极协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整理资料和汇报结题,并在教研组内推广实践,力争使新申报课题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学校利用《科研简报》对其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对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课题活动的组给予评先奖励。发动全体教师积极行动,参与到“十三五”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中去。切实做好“十三五”期间课题申报立项的规划工作以及省市批准立项的课题开题工作。

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求本着“低起点、小切口、短周期和大影响”的原则确立教师校级课题。学校平常的教学研究主要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小问题,课题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教师的微型课题要强调问题解决,不搞花架子。学校在备课组内实施备课组课题研究,要求备课组以组长为主持人,确立课题,以半年为研究周期,把研究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写出来,学校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优奖励。对备课组课题上取得一定成果的帮助他们提升课题档次,争取成为市县立项课题。

(二)科研活动方面

进一步强化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强调核心素养的学科目标与教学艺术的巧妙融合的科研意识,20174月份以“核心素养教育的课堂策略”为主题组织一次“教科论坛”活动;以备课组为基本活动单元,依托于课堂教学实践,突出学科策略;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对教师发表论文的收集,编印“十二五”期间教师论文集,作为学校80校庆的献礼。

(三)文学社方面

1、充分发挥绿岸文学社导师团队的指导功能,开列辅导讲座菜单,由学生选择后按照顺序有效开设,丰富绿岸文学社员的活动内容。

2、进一步思考《绿岸》报的改版增容措施,逐步完善丰富报纸的内涵及内容,使之成为学校文明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3、进一步细化“绿岸文学社”征稿、录用以及向校外报刊杂志推荐发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突出对语文科任老师以及班主任在学生稿件推荐、录用等方面的指标性考核要求。

4、加强对学生发表、出版的文章、专辑的收录和整理,做好出版新一期《青春热线》的准备工作。

(四)教师队伍培养方面

健全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完善师资培训实施方案,实施“名师工程”。

1、根据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帮助教师“三定两勤”,即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勤学习和勤总结,同时把个人课题研究,读书计划,论文发表,个人博客建设等纳入发展评价体系。在本学期结束前收齐个人发展情况统计表。

2、在20176月底前,完成学年度科研功勋奖的评选,促进教师全员科研,形成教师科研档案。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大力宣传其事迹,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从构建优良师资队伍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凸显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其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储备人才和教坛新秀,鼓励全校更多的教师争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学会、论坛等组织,给教师评职晋级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4、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1)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请专家进校讲学讲课。定期把教师送出去学习,以三年为一个时间周期,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一次出去学习的机会,及时获取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一切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安排均由教研组长决定,统筹兼顾,做好记载,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在教研组内汇报,并有关材料上交教科室存档。

2)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与工会合作实施“青蓝工程”,双方签订三年培养计划。促使以老带新、共同提高;要求青年教师学理论、做习题集、写课后反思,促使其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3)坚持举办教科论坛活动,开展教学教研沙龙活动,给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谈谈学习教育先进理论后的感悟,谈谈读书后的收获,展示课题研究过的成果,给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建议等。组内教研活动,也应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思想的平台,把优秀的教师推荐到学校讲,还可以请外面的专家和社会人士讲。

4)实施读书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每位教师制定每学年的读书学习计划,并上报教科室,存入教师个人档案。进一步做好优秀书目推介工作的同时,大力实施“读书活动321工程”(即每位老师每学年必须读3本以上书籍,参加2次以上读书沙龙(教研组读书交流活动),撰写1篇以上读书体会等),对“多读多思、以读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予以表彰。

四、创新举措

1、 充分发挥学校“四级教科研”机制以及“教科员”组织对学校教科研的引领组织功能,立足学校实际,抓好教学常规,完善教研体系、课堂体系,从而实现课堂效率、教学质量、教学品位、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核心素养的五大提升。四级教科研,即校级教研、学科组教研、备课组教研及教师个体教研。具体措施保障:

①、以阅读激发研究热情。推荐精品书目,开展针对性阅读。以读促教,强化实践转化能力。建章立制,形成有效的机制保障,创设有利于教师阅读发展的良好环境,将阅读活动纳入教师专业发展整体规划、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形成读书奖励机制、先进评选机制等,真正使校园成为师生读书的地方,使阅读成为教师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

②、以案例促进教师反思。教育案例的素材,源于教育教学的真实情景,具有典型性、浓缩性和启发性。案例研究的过程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典型事件的分析,透过现象探寻背后的本质规律,体现理性思考与现实分析的统一,这是理性的运用,也是经验的提升,有助于教师深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③、以课题引领专题研究。通过申报课题的方式,将现实问题提升为研究性课题,将学习、思考、实践、行为、总结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将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与课题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日常教育活动具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工作方式的科学性。

2、不断探索教师研修中教师素养提升的新路由:

①、积极开展基于教学问题的“临床式”教师研修。引导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根据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教师在教学情境中的不确定性中自觉地采用整合学习的方法,从而生成教育教学机智。

②、积极倡导基于个性化发展的“主体式”教师研修。促进新时期教师素养发展,不能一味使用外在的行政化标准为教师规划个人的教师生涯,而是应该让每一位教师成为一个充满个性的独特的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关注教师的个人愿景——教师自己对职业身份的愿望;其次要鼓励教师在某一个教学问题上进行持续的深入的研究。

[打印文章]
上一篇:没有了!
智慧·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