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冒亚平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素质教育成为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被广泛采用,人文主义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在研究人文主义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偏向,有人认为人文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兴起后的理论,不但是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权”理论的基础,也是这些国家教育理论的基础,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从理论到实践都要向西方国家学习,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西化。当然,我们应该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进步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研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无论教育的国际趋势多么强劲,一个国家的教育总是要建立在本民族的文化厚土之中,传统文化的积淀总是先天地规定了教育文化的基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深深植根于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上的,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施素质教育,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更要研究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就拿有关人文主义的教育理论来说,它也显示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

人文主义一词通常专用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世俗化思潮,与神文主义相对。其实人文主义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留下的一句广为人知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在后来的文艺复兴中,一些人文主义的思想家极力倡导人学,反对神学,颂扬人权,反对神权,力求研究考察人类本身,形成人文主义的思想。在中国,以人为本的理论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人文相对天文,《易・贲・彖》有证:“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天文指自然秩序,人文指人事条理。成天下,需要以文化之。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思想,其特征可以从四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在人与神的关系上,倡导先人而后神,重人而轻神。早在《尚书》中即有“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礼记・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思想家都没有把神赶出庙堂,相反,都或多或少地给神留下一席之地。但终究人更重要,并以人的需要和精神改造神。孔子认为:“务民之心,敬鬼神而远之,而谓之矣。”孔子把归宿生死之类的宗教问题置之度外,而专注于人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和佛教这种宗教性质的文化,都没有学西方宗教把皈依神作为根本目的,其实质指向的是现实的人生。当然,它有变化过程,西汉和南北朝时,佛道两教泛滥不止,但都受到人文主义者的坚决回击,佛道思想只有同现实的伦理道德需求结合起来,才有了立锥之地,宋明以后,儒家在思想文化领域统治力量大大增强,宗教势力日趋衰落,宗教思想文化始终没能取代儒家世俗的伦理文化而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思想类型,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服从自然说,一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征服自然说,一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说。前两种学说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却没有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这种观点认为人与自然应当是和谐共生的,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和平共处的。汉宋以后,《周易大传》的天人协调说融入“天人合一”的观念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发挥。天人合一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而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人的觉悟的学说,它端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而达到成熟。

第三,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强调人性,追求人在道德精神的完善。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本性的逻辑展开,荀子认为仁义礼智是改造人性的结果。他们都尊尧舜为圣人,尧舜是人的价值的最高体现,是人的典范,他们认为人的价值是在同自己的欲望斗争中提高和发展的。宋明理学按照孟子的方式进一步论述了人的价值只有在道德化的道路上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在价值论上,中国人基本是反功利主义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董仲舒言“正其义不谋共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致力于人格的自我实现,贬低物欲的价值,重义轻利,以道制欲,是儒家文化重人际,重内省,重人性完善的必然表现。重要的是,在中国文化中,重人性,重道德完善并不是个人的私事,在儒家看来,个人道德完善是社会完善的基础和起点。人性被赋予了重大的社会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明了其意义的指向。

第四,在人的发展中,强调开发潜能。在中国古代纷繁的人性论中,其主要倾向是以性善论为主体的德性主义。“人之初,性本善。”孔子也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里已隐含了以下意思:“人可以为善,至少可以教而为善”。孟子则进一步认为“仁义礼智,非由久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并说“人皆可以为舜尧”。这些都说明,人的高尚品德和聪明才智的形成,并不需外在的强大作用,人自身就有向上的潜力,因为人身上有着巨大的尚待开发的潜能。

综上所述,中国古传统的人文主义思想有以下几个要点:1、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2、重视个体与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3、重视德性。4、相信人具有积极向上的潜能。这些都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是当今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借鉴并吸收的文化瑰宝。对现代化教育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理论,启示我们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一切价值都与人的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学生应该是也只能是教学过程的唯一主体,学校的教育过程,无论是办学思想,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还是教育环境,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都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就办学思想而言,就应该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具有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教育内容也应该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来安排。教学方法上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教学评价方面,要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必须转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在评价学生时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中指出: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应无条件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重视个体与环境和谐关系的理论,启示我们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教育。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为了人类社会,人类应该与自然和睦相处。环境恶化是新世纪面临的重大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人类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一致,可持续地发展并为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人类应珍惜共有的资源环境,有偿地向大自然索取;人类为此应变革现有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与自然重修旧好,建立新的“全新伙伴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类之间和平共处”。联合国的这一战略,应列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使环保工作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人本主义思想的最高层次以整个人类发展为本的体现。

重视“德性”的理论,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当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我国传统文化中“德性”的内容有不少糟粕,但是中国传统文化重人性,重道德完善,是值得继承与发扬的。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可见党和政府对德育工作多么重视。江泽民同志在阐述素质教育时指出:“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为当前素质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内涵,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体现党和政府的要求,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信人具有积极向上潜能的理论,启示我们改变教学方法,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天生我才必有用”,不仅应为被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牢记,更重要的是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某些方面暂时处于落后地位的学生相信这一点,激发起他们内在的成就动机。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教育应该提供促使学生成功的优良环境。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每一个学校,都要“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博大精深,其中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方法,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必将世世代代传下去。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研究,根据时代特征,赋于新的内容,为教育现代化服务。